7月11日上午9时,三山湖水面波光粼粼,还地桥镇防汛防溺水综合应急演练在此拉开帷幕。随着镇党委委员蔡帆一声令下,来自平安建设办(应急)、消防救援所、锦湖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5只参演队伍人员迅速集结,一场检验实战能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行动正式启动。
演练现场,首先模拟了暴雨突袭导致岸边道路淹没的紧急场景。接到灾情通报后,指挥体系高速运转。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迅速提供精确水域深度图,为救援决策奠定基础。消防救援所队员手持测深杆,在荧光标记指引下快速复核搭建路线,随即,转移安置组兵分三路展开行动:定位组精准投掷磁性锚固件,连接组熟练展开浮桥单元,卡扣对接的金属碰撞声清脆有力,加固组同步牵拉安全绳进行承重测试。
短短20分钟,一条承载生命的通道在水面延伸。5名负重25公斤的消防员列队踏桥而过,此时人工模拟的0.5米浪涌袭来,浮桥成功经受住考验。正当浮桥高效运转时,强风预警响起,拆收组迅速释放气压阀、剪断次要锚绳,短短三分钟就完成60%模块回收。
水面波纹未平,新的险情接踵而至。平安建设办(应急)接到报警:三山湖有两人落水,一人清醒呼救,一人昏迷漂浮!指令即刻传至消防救援所,救援摩托艇与冲锋舟迅速出动。抵达现场后,观察员迅速判断:“水流西南向,流速2米/秒!发现目标!”救援现场分秒必争。面对清醒落水者,摩托艇操作员果断采用O型绕圈减速,高声呼喊“抓住救生圈!”的同时精准抛投,随即用救生拉杆将其安全拖带上艇。另一组冲锋舟则直扑昏迷者,一名队员固定伤员颈部,另一队员默契递上浮力担架,“担架锁定完成!”的喊声未落,伤员已被稳妥转移。
医疗组无缝衔接,立即对“昏迷者”跪地实施胸外按压,“01、02、03…”的计数声扣人心弦,完整演示了溺水救援“黄金五分钟”的关键处置流程。
“本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队伍的实战能力,”现场指挥长胡晓波在总结中指出,“同时,也为我们持续提升应急水平指明了道路方向。”
此次演练以贴近实战的科目设置、规范高效的处置流程、紧密无间的多部门协作,为我镇应对汛期风险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将着力强化应急演练,加强专项培训,重点突破关键技术环节,全力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防汛抢险尖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