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其他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1-09-30 17:05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9月28日在还地桥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党委副书记、代镇长  

朱勇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在持续做好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工作的同时,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实现稳步上升,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最佳楹联之乡”、“湖北省森林城镇”、“湖北省生态示范镇”、“湖北省十佳最具投资营商环境镇”、“湖北省民族大团结示范镇”等荣誉称号。总结过去五年以来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攻坚克难实现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10%和8%。规上工业企业43家,工业增加值19亿元,年均增速8%。旅游业综合收入0.8亿元,年均增速30%。且今年以来,全镇上下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在“十三五”基础上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十四五”开门红目标。截至今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14亿元,同比增长2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94亿元,同比增长17.6%;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7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3.59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0.3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家;完成财政收入3.5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33亿元,非税收入1.19亿元。

(二)戮力同心取得战疫、战洪双胜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体要求,动员全镇上下严防死守阻断传播链,千方百计保障物资供应链,不惜代价优化病患救治链,着力构建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尽锐出战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在全市率先实现病例清零。在2020年“98+”特大洪涝灾害期间,全镇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防汛救灾一线,全力以赴抓好“两湖四港十三座水库”等重点区域防汛救灾工作,及时转移安置群众、改种补种农作物,修复水毁工程40余处,有效处置了重大险情,用实际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创新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及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企业研发中心30家。引进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态农旅等方面项目50余个,总投资200余亿元。黄石临空经济区成立以来,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招商”的思路,以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与鄂州花湖机场和武汉光谷“双对接”为目标,坚持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两业并举”,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重点引进“高精尖、小新鲜”项目和“金种子”企业到临空区投资落户,正式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6.75亿元;加快整合现有24家冶金原料、13家砂石、8家铝型材等传统企业,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

(四)标本兼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先后制定实施“清流行动”、“治气行动”、“黑臭水体治理”等多个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聘请“环保管家”对域内企业进行全面“体检”,深入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完善环保设施,落实环保措施,实现清洁生产。五年来,关闭、关停整顿石灰炉60余座、露天采石场及“散乱污”企业20余家。狠抓中央、省级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2016年至今各级反馈的46件问题已完成整改,2件正在积极整改。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量分别达到3600吨、2000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纳入国家级、省级双试点,将统筹优化全域生态、生产、生活、产业空间布局,对山水林湖草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构建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方便的新格局。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两湖四港十三座水库”水质明显提升,针对三山湖跨区域治理,探索建立了鄂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共管、共治、共享”的管理理念,三山湖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共建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一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2)的总体要求,全镇888户、1626名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3)全面实现,3个省级贫困村、2个市级贫困村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二是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农保和新农合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500万元,惠及2.7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到100%,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正在抓紧推进。教育水平稳居全市乡镇前列,中心学校先后荣获“黄石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黄石市最美教师团队”等荣誉。三是平安法治建设深入人心。投入150余万元新建集政法办、退役军人事务站、中心戒毒社区、司法所于一体的综治中心,筑牢“大信访、大综治、大维稳”三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方位做好宪法学习宣传、法治理念教育和防诈反诈宣传。辖区内矛盾纠纷、刑事案件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六)超前谋划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按照“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的要求,充分发挥临空、临港、临光谷的优势,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的桥头堡。目前,机场高速、武阳高速、106国道、314省道、239省道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园区4、5、13、14号路、金虹路等5条主干路已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先行区范围内达到项目落地标准土地约3000亩。港南路等镇区主干道提档升级工程基本完工,临空经济区整体形象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逐年减少,发文办会精量减负,质量效率明显提高;严格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先后制定印发《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管理制度》《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公车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创新规范干部队伍管理,保持队伍战斗力。完善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腐败风险防范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并及时跟踪回复,代表满意率达10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4),清廉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们加强与工会、科协、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在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档案、政务等方面取得新成绩,金融、供销、供电、食品、邮政、电信、司法、法庭、人社等方面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十万干群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代表、部门单位、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是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国外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存在反弹风险,要时刻保持警惕,克服麻痹大意心理,抓好常态化防控工作;二是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步伐还需加快,“高精尖、小新鲜”产业项目招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待加快;三是生态环境历史欠账较多,绿色发展理念还需进一步树牢;四是公共基础服务方面仍存在短板,民生建设有待加强;五是少数干部能力不足、担当不够、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作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进解决。

今后五年目标思路

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创新发展、高端引领”,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为依托,深入推进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鄂东临空商贸中心、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副中心。

总体目标: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思路,坚持推动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实现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民生福祉大幅增强,实现临空区与鄂州花湖机场的互联互通,初步建成环境美好、功能清晰、动力强劲、特色明显的园区。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5)总体布局及“四个全面”(6)战略布局,立足新时代发展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临空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大发展格局,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增长极。

为保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创新驱动,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聚焦科技创新、强化协同创新,完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创新活力。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分梯次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实施“人才强镇”计划,围绕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中高级人才“储备工程”、实用型人才“提升工程”、基础性人才“支撑工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以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为主线,落实科技政策支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加快形成创新发展新局面。

(二)突出高端引领,构建临空特色产业生态。按照“对接花湖、承接光谷、依托本地、孕育科创、错位协作”的思路,发挥鄂州花湖机场货运枢纽带动作用,引导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聚集,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产业。抢抓中国(黄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机遇,充分发挥临空区位优势,建设购物型旅游·新消费商贸街区、生鲜电商供应链综合园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依托机场高速和大数据中心,建设虚拟空港,与机场共同建设高效、快捷、准确的物流信息数据网络,打造一站式物流管理平台。依托交通区位和本地特色农产品等优势,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广大农户深度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通农业产业链条“产、加、销”环节,同时积极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做到农文旅结合,构建生态农旅新格局。积极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链完整、品质高端的科创空间,建成与武汉发展空间相连、创新功能衔接、创新要素互通、产业发展关联的科技创新集聚区。

(三)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抢抓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机遇,积极融入黄石市“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及大冶市“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的全域发展格局。以黄石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还地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立足黄石、鄂州双城一体化协同发展“桥头堡”的战略区位,遵循产业布局规律和产业空间分布现状,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梯次分布、互相衔接、特色彰显的 “一心两轴五区”(7)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建设武鄂黄黄联动、一二三产融合、经济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城镇。

(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市场动力活力。坚持以市场主体为中心,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争当金牌“店小二”,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建立政企常态化“双向互动”交流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设立“企业家接待日”和政企网上沟通平台等,建立企业参与决策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推动市场监督管理由政府监督向社会监督转变,加速形成共建共享的诚信营商环境新格局。

(五)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8)战略,以基础粮油稳产、提质、增效为目标,统筹推动基础农业基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提升农业基础生产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全域国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新模式,大力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环境修复、产业融合发展“四大工程”,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水电路气网等设施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布局相适应。新建、改扩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探索养老服务运作新模式;新建农村公共图书室、体育设施、文化广场等乡村文体中心,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以完善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统筹打造城乡一体、产业融合、互联互通的农业农村发展格局。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通过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低收入人群的帮扶保障。

(六)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实现绿色转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探索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新发展模式。推动以“绿色生态”为引领的全领域、全地域、全产业协调发展。通过生态绿网建设、河湖库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强全域生态建设,构建全域生态保护屏障。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加快对传统工矿企业退出的工矿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9)目标背景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导支持高能耗、高排放型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全力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家园、绿色生活”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创建工作,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生态全领域。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提升数字化生态监管能力,实施“互联网+监管”机制,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生态监管效率和能力。全力以赴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绿水青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增强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质幸福宜居小镇。始终坚持以增强民生福祉为目标,全心全意做好民生服务工作,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着眼于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大冶市级医疗卫生系统,完善镇村两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机制,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社会公共保障、基本住房保障、养老服务保障等措施,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污染治理及监管执法力度,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八)创新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村级服务中心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能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五德工程”(10),提升村民群众道德素养。加强城镇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城镇“治理”向“智理”迈进。实施智慧政务管理,建立以网格为单元的信息平台,建成覆盖政府、部门单位、村(社区)和居民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观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显著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提高公共安全和基层治理水平,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的重要历史节点,是“十四五”起步之年,也是临空区夯实基础、发展提速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为奋力实现2021年全年精彩、“十四五”开门红,我们要坚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继续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一)加强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规划体系。根据《黄石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依托毗邻武汉光谷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推动规划同编,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加强与东湖高新区全面对接、深度合作、联动发展,打造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进一步理顺规划编制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抓好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高质量协调发展。

(二)坚持基础先行,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一是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全力配合机场高速、武阳高速、光谷东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动106国道、314省道、239省道改扩建工程及大冶城区至临空区便捷通道建设工程,着力打通临空区对外交通大动脉,持续补强临空区对外辐射路网,促进黄石“四大经济主战场”实现互联互通。二是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有园区开发经验和运营管理能力的大型国企,采取“F-EPC”(11)、产城融合(12)等模式,全力推进先行区“七通一平”(13),确保5000亩以上土地达到项目落地标准。加快推进4、5、13、14号路、金虹路等5条主干路建设。实施239省道(镇区至铁东线)、金桥大道、还桥大道、军板路、锦扬路等镇区主干道提档升级工程。

(三)做好要素保障,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强化用地保障。通过优先借用、打包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等方式,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全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边建边用”政策,尽早破解园区发展空间碎片化和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今年完成各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任务及先行区一、二、三地块房屋拆除工作,力争2年内先行区范围实现应征尽征、应拆尽拆。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不断做大做强临空建投公司,加快资产注入、证照办理进度,整合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厂、生活供水厂等优质资产,持续壮大资产规模。积极推动融资工作,重点抓好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乡村振兴为主体的项目贷,策划好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的政府专项债申报、发行工作,确保2021年完成融资25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盘活自身经营性资产,提高矿产资源、山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切实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现有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干部在经济、财务、招商、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不断适应发展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招才引智等方式引入专业人才,持续建强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强化招商引资,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招引项目质量和招引效率。调配熟悉招商政策、精通招商业务的精兵强将组建招商专班队伍,突出武汉光谷和先进制造业两个重点,积极对接武汉东湖开发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招商队伍全年外出招商不低于240天。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积极与社会金融机构对接,发起设立招商专项基金,全面提高招引项目质量和招引效率,确保全年引进15个以上符合临空区产业规划的“高精尖”项目,力争引进一至两家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二是坚持“项目为王”,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持续补齐营商环境短板。通过收购汇通广场打造集政务服务、双创服务、科技服务、招商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中心;盘活存量资产,收购原秀山产业园,与启迪之星、清控科创等公司共同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向上争取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对标沿海地区,强化服务理念,持续弘扬“店小二”精神,进一步提高项目服务质量。落实重点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名专员、一跟到底”的“四个一”包保服务制度,紧盯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五)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绿色发展新环境。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治山、治水、治土、治气、治废。深入推进开山塘口修复治理,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系统治水,强化河湖长制,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重点保障三山湖、保安湖水质稳定处于Ⅲ类,力争达到Ⅱ类。强力治土,加强工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农业面污染源防治,从源头上防止农村土壤污染。综合治气,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科学治废,全面实施城乡垃圾无公害化处理,加强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继续推进精准灭荒行动,不断巩固“森林城镇”成果;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乱采滥挖行为;对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六)凝聚发展活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整合花海知音景区、葫芦山生态旅游景区、三华生态园、三山湖生态旅游区等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临空、临港、临光谷优势,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坚决落实“四个不摘”(14)要求,继续保持攻坚态势,确保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加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着力助推扶贫产业健康发展,巩固产业扶贫成果,稳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保护好乡村风貌,着力打造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强化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激发农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热情,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推进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七)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立完善教师比较绩效机制,重点解决代课教师管理、待遇等问题,积极开展“爱岗敬业、争做‘四有’好教师”主题教育活动,激发教师队伍教学热情,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加快推进实验学校项目建设,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擦亮优质教育名片,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补齐基础医疗卫生短板,健全应急救治体系;加强医护人员技术培训与管理,培养技术型人才,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快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打造二级综合甲等医院。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以慢性病人群、残疾人、低保、五保户等群体为重点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疾病管理率、追踪率。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关注残疾人、低保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高救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稳定用工岗位,依托临空区发展,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四是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重视初信初访,着力化解信访积案。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社会治安水平。构建村(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部门单位联合协作,确保实现“一无两降三不发生”(15)。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千钧重任在肩,责任和使命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以高水平的执政能力,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实现高标准的人民满意。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黄石、大冶两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步调抓到底,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带头普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依规依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做到不失位不越位不缺位。严格执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程序化。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增强履职尽责本领。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增强“八种本领”(16)、提高“七种能力”(17)。发扬科学求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不断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使政府工作符合人民群众期盼、更好解决企业困难。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治手段破解难题,更加注重遵循市场规律、营造创业生态,让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四)保持务实清廉本色。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贯到底,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巩固以案促改成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守节约裕民之道,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以牛劲牛力深耕细作,以实干快干破除万难,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充盈。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不尚浮华、低调务实、埋头苦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昂扬姿态,奋力谱写还地桥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附件:

名词注释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水平,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4、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5、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6、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7、一心两轴五区:立足还桥村,打造辐射全域的临空经济发展核心,依托机场高速形成联通机场临空商贸与高端制造发展轴,依托铁东线与锦冶线,打造连接黄石、大冶主城区与光谷的产研一体创新发展轴,努力构建先进制造、智能物流、科技创新、生活服务、生态农旅五区发展格局。

8、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

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也要加强高标

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还要坚持科技提升农业生产

效益,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9、碳达峰、碳中和: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0、五德工程: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11、F-EPC:F-EPC模式指的是应业主以及市场需求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EPC是英文单词Engineer、Procure和Construct的英文的缩写,翻译出来的意思是设计、采购还有就是施工的意思,是指承销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全过程的工程总承包,并且负责试运行的服务,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程以及造价方面全面负责任,F-EPC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设计的核心作用,发挥融资作用。

12、产城融合: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13、七通一平:基本建设中前期工作的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等的基础建设。

14、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5、一无两降三不发生: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不发生较大以上灾难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安全事件。

16、八大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17、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