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4日在还地桥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党委副书记、镇长
朱勇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还地桥镇滚石上山、负重前行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黄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大冶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八大行动”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人民,刻苦奋进、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发展平安稳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一)全力以赴振经济,综合实力稳中有进。2022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34亿元,同比增长52.12%,其中,工业投资17.24亿元,同比增长66%,技改投资2.96亿元;完成限额以上商贸业零售额1.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64亿元(税收2.11亿元,非税收入1.53亿元)。全年新增入库项目31个,总投资45.28亿元。完成工业进规14家,完成商贸业进限7家,完成建筑业入库1家。目前,我镇“四上”(1)企业共计74家,其中,工业56家,商贸业16家,服务业1家,建筑业1家。新增市场主体102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总数达到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3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还地桥镇入围“2021中部百强镇”榜单,排名第25位。
(二)千方百计促招商,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一是招商引资质效并举。坚持把招商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精心谋划,高位推进。招商专班全年外出335天,其中主职带队外出招商61天,接待客商来访考察43批次,洽谈企业百余家,新签约科太科创产业园等17个项目,总投资152.2亿元,新注册项目10个。二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开工项目(含基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82.4亿元;新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11.8亿元。对上争取到农发行黄石首笔基础设施政策性基金6.13亿元,为临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服务企业热情高涨。投入80余万元对政务大厅进行提档升级,新增6名大厅服务人员,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保障,总投资1200万元的排污管网工程已投入使用。落实招工稳岗政策,开展“春风行动”、服务企业直通车等招聘活动20余场,在学校周边、人员密集场所制作宣传栏,免费为企业发布招工信息和产品广告2万余份,共为企业招工600余人。
(三)只争朝夕强建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是征地拆迁工作有序开展。围绕临空区起步区,制定征地拆迁攻坚方案,实行“包保到户、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征地拆迁工作有力推进。全年累计完成征地2300亩,房屋拆迁220栋,临时安置70岁以上拆迁对象81户,整理出标准土地3000余亩,为科太产业园、路通新材料等9个项目提供1350亩用地保障。二是央企合作项目不断加快。总投资61.3亿元的央企项目包,14个子项目已启动6个,其中,金虹路、5、13、14号路、工业供水厂、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三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平稳推进。55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13个,在建25个。其中,水环境治理项目治理面积5605亩、农用地整治项目治理面积4.83万亩已正式启动建设,可新增耕地指标7353亩。四是民生设施不断完善。总投资1.6亿元的临空医院(一期)项目实现主体封顶。投资120万元建设生态浮岛,净化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结合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建设,投入1.1亿元启动19条总长81.5公里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实施马石、曙光、黄金湖老街整治提升工程,切实完善交通短板,不断改善城镇面貌。结合“大美大冶·共同缔造”活动,投入3000万元启动黄岗片区乡村振兴工程。
(四)戮力同心塑品质,乡村振兴纵深推进。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年人工造林430亩,退化林修复493.5亩,封山育林271.3亩,推进河渠水岸、农田林网绿化4公里,栽种各类树木10余万棵,顺利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行动,整改问题厕所625个,以黄岗村、秀山村为示范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驹村、南石村、东庄村、长岭村、新畈村、北泉村通过市级验收,被评为示范清洁村庄。二是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发放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单24000余份。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3个,成功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29个,培植种田科技示范户15户。成功建设2000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示项目,1500亩优质中稻生产绿色发展示范点。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4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百余条。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特色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以三山湖生态休闲农业、春风江南小镇、三华生态园等为重点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显著提升。三是脱贫成果持续稳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展“两不愁三保障”(2)排查,全镇854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已全部排查完毕,对走访过程中17户脱贫户房屋进行改造,保障住房安全,针对监测户32户93人,严格落实“一户一档”防贫返贫监测。总投资200万元的6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已竣工并完成验收。97名学生成功申报雨露计划。
(五)坚持不懈惠民生,群众福祉不断增强。一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62户1588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743户,累计发放资金877万元。享受特困供养对象297人,累计发放资金519万元。共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87万元,救助对象328人次,人均救助水平提高151.1%,其中慈善圆梦大学救助15人,困难大学生救助41人。二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顺利完成镇中学宿舍楼改造、教学综合楼改造,镇小地下教室改造,加强学校硬件设施。设立专项基金激励优秀教师,构建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2022年,还地桥初中教育连续18年全市乡镇第一,首次实现全市公立单位第一,小学教育首次实现全市所有单位第一。三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综治中心运转良好,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17起,涉及人数160人次,成功化解105起,化解率97%,来信来访件与去年相比下降42.9%,上访涉及人数下降59.7%;回复阳光平台信访件65件,阳光信访“五率”(3)均达100%;34个村(社区)实现“一村(社区)一辅警”全覆盖,联勤协作机制不断完善,纠纷处置调解及治安维稳力度不断强化。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16次,严格落实日常安全检查,出动检查人员186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18家,下达安全生产执法文书1018份,排查安全隐患2995条,完成隐患整改2926条,隐患整改率达到97%。
(六)着眼长远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遗余力守护绿水青山。对23家冶金灰企业下达了《大冶市石灰(冶金灰)行业停产整治公告》,砖窑已全部熄火停产,并对窑门进行了封堵;4家企业关停,8座砖窑自行拆除,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升级。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大力加强移动执法管理,全年累计检查企业285次,出动移动执法人员580人,开展移动执法任务160次,制作执法文书162份,执法次数,人均执法数量在全市靠前。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起,罚款金额48.8万元,受理各类环境信访事项70件,办结回复70件,实现全年信访受理率100%、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与此同时,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得到严格贯彻,“三公”经费(4)持续下降,“精文减会”得到进一步落实。对《区·镇管理制度》不断进行修订补充,制度不断完善,纵深推进从严治党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2022年人大建议得到有效办理回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及时答复,法治政府建设更深更实。此外,我们加强了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在人民武装、国防动员、统计、档案、政务等方面也取得新进展,文化、卫健、金融、供销、供电、食品、邮政、电信、司法、法庭、运政、人社等方面也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奋勇拼搏、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还地桥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代表、各部门单位、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地桥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临空经济建设发展格局不大,产业体系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道路交通、供水供气等民生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仍需扩容提质,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必须直面困难和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临空经济建设发展克难奋进、聚势突破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劲、拼劲,顶压前行、负重拼搏,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实现“全年满堂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中央、省、黄石、大冶市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八大行动”(5)为总抓手,全力以赴推进临空经济建设发展,为我市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临空区·还地桥镇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收入达到3.7亿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23.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高点站位,科学谋划,加速融圈入群。
不断完善临空规划。深入研究武汉都市圈总体规划、武汉新城规划等武汉都市圈发展“四个规划”,加速“融圈入群”,将临空经济“小规划”融入到武汉都市圈“大规划”。优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全方位与武汉新城、武汉光谷、花湖机场衔接联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抱越紧。
全力推进征地拆迁。聚焦起步区、绿色循环产业园、锦冶线、机场高速二期等重点区域,以“铁杵磨针”的信心和“不胜不休”的决心快速推进征拆工作,只争朝夕,拼时间、抢进度,确保完成全年征收土地5721亩,拆迁房屋551栋拆迁任务。
加快形成路网格局。推动央企项目包金虹路、科创中心等6个已启动项目加快建设,确保金虹路、5号路、13号路、14号路等4条园区道路7月份通车,启动昌盛路、春和路等2条道路建设,推动园区“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
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应开尽开、能开早开”要求,做足要素保障、手续办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全年启动央企合作项目12个,压茬推进、滚动实施,加快科创中心、工业供水厂、军山还建点等项目建成达效。加大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全速推进大冶一中临空国际校区、临空医院、还建点B地块二期、三山湖农业3A景区申报等重点工程,打造宜业更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二)坚持创新驱动,质效并举,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招商引资质效。积极招引最合适的项目落户,做好“临空”文章。组建3-5人的武汉常驻招商专班,在武汉召开规模大、层次高、效果好、有影响力的临空经济专场推介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考察投资。保持发展定力,严控企业入园门槛,把好项目质量关,着力引进符合临空经济规划的临空产业,全面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4个,总投资150亿元。
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充分发挥园区交通区位、服务配套优势,科学谋划、分析研判重点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压茬推进”良好局面。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保障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推进华电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科太科创产业园、逸之味、紫凝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现有产业引导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含新量”、“含绿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完成技改投资10亿元。同时,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扎实开展“四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全年培育“四上”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4亿元,工业投资30亿元。
做好产业配套。围绕武汉“51020”(7)和大冶“1222”产业布局,主动对接东湖高新区,武汉缺什么,我们补什么,武汉做什么,我们配什么。大力发展“飞地经济”(8),努力实现与光谷协同合作、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力争成为光谷外溢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和最佳配套地。
(三)坚持强本节用,精耕细作,深化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农村造血能力。持续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落实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实施分层分类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鼓励大众创业,精准实施产业、创业奖补,培育更多更强市场主体。强化市场主体联农带农作用,不断提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低收入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整治撂荒抛荒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用“长牙齿”的措施做好耕地保护。重点抓好粮油生产示范区建设,打造多个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区和N个油菜多功能开发示范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产增收。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确保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
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以“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推行农村垃圾分类,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落实“两减”行动(9),集成应用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强化农业资源保护,持续助力农业发展。全力申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加快完成19条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
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整体谋划,分批推进,实现所有子项目应开尽开,加快推进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项目进度。积极探索“全域国土整治+共同缔造+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新模式,对乡村生态、产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山水林湖草路村城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坚持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主体为中心,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争当金牌“店小二”,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掀起经济复苏浪潮,精心培育、扶持壮大市场主体,深入开展“双千”(10)活动,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大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000家(企业500家),建立进规进限储备库,进一步加大企业进规进限培育力度,全年新增规上工业12家,限上商贸业10家,规上服务业1家。
持续改善服务流程。坚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一件事”改革,持续完善办事服务流程,推动数据汇聚共享,积极承接下放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推行无申请兑现,真正做到“群众满意、企业放心”。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整治环境污染。持续巩固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强化联防联控联治,统筹推进治土、治气、治废。强力治土,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格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抓好未利用土地环境管理,严防新增污染。综合治气,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科学治废,加强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努力实现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10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加强生态绿网建设、河湖库生态保护与治理,构建全域生态保护屏障。深入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重点开展人工造林工作。着力改善水域环境质量,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确保河湖库周边无污染源排放,水质全面达到Ⅲ类,重点保障保安湖、三山湖水质稳定处于Ⅲ类。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能耗“双控”(11)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12)项目盲目发展,引导支持传统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全力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家园、绿色生活”建设,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生态全领域。加快冶金灰行业整治工作,加强沟通指导,引导企业尽快完成技术升级改造。
打造优美自然环境。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抓手,管控冶金灰、碎石行业,改善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同时提高产城融合水平,按照“大冶副中心、武汉后花园”的定位,持续加强医院、学校、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六)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文教和医疗卫生水平。加速推进大冶一中临空国际校区建设,持续提高教育水平。尽快启动临空医院(二期)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护人员技术培训与管理,促进医疗专业化水平提升。常态化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储备率,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以慢性病人群、残疾人、低保、五保户等群体为重点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疾病管理率、追踪率。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关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收入、残疾人、孤儿、高龄老人、贫困边缘户等特殊群体,提高开展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精准落实稳就业举措,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积极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稳定用工岗位,依托临空经济建设,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社会保障。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和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认真接待好初信初访,着力化解信访积案,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部门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做到“六个不发生”(13)。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着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建设学习政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14)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16),坚定“四个自信”(17),坚决做到“两个维护”(15),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学习型政府机关建设,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打造勤于学习、善于实践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建设实干政府。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求突破。落实任务目标清单化管理,大力整治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加强对重点工作、民生实事、重大项目、会议决策等工作督查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群众民主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完善政府公开平台建设,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及时回应解决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清廉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持续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临空经济建设为抓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奋力谱写临空经济时代新篇,为大冶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贡献临空力量。
名词注释
1.“四上”企业:现阶段我国统计工作中对达到一定规模资质、限额及以上企业的统称,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3.阳光信访“五率”:网上录入率、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理率、群众参评率、群众满意率。
4.“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招待产生的费用。
5.“八大行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优化环境、乡村振兴、文明提升、党建引领等行动。
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7.“51020”现代产业集群: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万级优势企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8.“飞地经济”:打破区划限制,以最新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9.“两减”行动: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
10.“双千”活动: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企业发展
11.“双控”:总量、强度。
12.“两高”:高能耗、高排放。
13.“六个不发生”:不发生重大政治事件,不发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突发群体性事件,不发生规模性赴省进京聚集上访事件,不发生重大涉冶舆情负面炒作事件。
14.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5.两个维护: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6.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7.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