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临空区>文旅临空>文化

二仙桥的传说

日期:2020-12-24 17:15 来源:黄石临空经济区

二 仙 桥

胡鹤山

还地桥,过去叫换绦桥,又叫二仙桥。传说是铁拐李和吕洞宾二位仙人,曾游到此,见此处水秀山明,十分欢喜,在桥上互换丝绦,故此得名。解放后改名还地桥。一九七五年大搞园田建设,将大港拉直,拆去原先的桥梁,修建成现在模样。

老人们还记得从前的换绦桥。一出老街北门,跨上数级石阶,便到桥上。桥身全部用长条青石砌成,下面弧形三孔。每孔之间约五尺,露一桥墩向外伸出,成箭簇形。桥高约五丈,拱形。两边一色青石栏杆。过桥往下走数步呈一长堤,名为桥棚颈,两旁和堤面皆用青石砌就,堤上每隔一步露出半尺高条石一块,叫作踏脚石,每年梅雨季节来临,山洪暴发,洪水沿着港面直泻而下,被长堤挡住,来个九十度大转弯,向南折回,穿过三孔石桥,绕过街头两家屋脚,湍流逐渐平缓地流向樊湖。有的年份山洪特大,漫过桥棚颈,而路人仍能沿着踏脚石往来于两岸。

说起这座桥,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宋朝末年,有胡姓兄弟二人,从江西华林迁居至此,在燕子山下搭成茅屋三间,渔樵为生。数代人之后,逐渐人烟密集,市井繁华。除了大部分胡姓以外,尚有邬、李、洪等数姓同在这里生活,所以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口语:“一湖(胡)乌(邬)鲤(李),夹着几个红(洪)鮹。”

不知哪个年代,胡氏又出了两个有名的人物,父子二人同时考中进士,一时轰动乡里。乡里一些同仁趁机会就提出建桥的倡议。因为一条大港,隔断南北,特别是洪水季节,往来十分不便。经过公议,凑足经费,到太平山脚请来一位姓李的石匠。李石匠为人厚道,手艺精湛,由他出面,召集数百工匠,决定三年之内,将桥建成。

李石匠带领众人,从太平山开山采石,在大港上动工筑桥。桥墩还没有架起一半,便被一场暴洪冲个精光。李石匠为此忧心如焚,望着湍急的洪水,一筹莫展。

有一个姓吕的客商,每年趁着洪水暴涨,从湖南沿江上溯,要贩十船丝绸到此地做买卖,人称吕十船。吕十船虽是个生意人,却久经世面,很有学问见识,他打听到李石匠的遭遇。深表同情,便交成了好朋友。吕十船和李石匠一道察看现场,苦苦思索,一个计划终于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石匠,李石匠听后,喜之不胜。

李石匠便即刻率领众人,不在港面上,而是在离港面以南五十步地,正街口两家旁边,动起工来。他采用的是夯土模铸法:先将桥基测量计算准确,在地面挖出桥基,原地留下圆形桥孔,将备好的石料仔细衔接,一块一块砌成。再将余土挖开,将大港拦腰截断,让港水绕个大弯。

吕十船看到众石匠和民工挥汗如雨,十分辛苦,不时有人被石头磕破手脚,便将十余捆丝布,赠给李石匠众人,裁成腰带或丝绦,用来系腰、擦汗,包扎伤口,十分方便。李石匠和众人感激不尽。

第二年洪水季节,因为石桥不在港面上施工,山洪再大,直泻而过,所以相安无事。

到第三年,众人齐心协力,挖去桥下余土,截断大港,砌好大堤,整个石桥大功告成。这年山洪来临,李石匠和众人齐集桥上,欢呼雀跃。滔滔洪波,奔流而来,一遇大堤,迂回穿过石桥,掀起万朵浪花,卷成数处巨大漩涡,然后缓缓向西流去。

正当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在桥棚颈处有几块石头,被水冲开,将新夯的土层,冲成一个缺口,情况十分危急。恰恰这时,吕十船的商船赶到。吕十船急中生智,毫不吝啬,忙叫人将船上成捆的布疋搬来,堵住缺口,终于化险为夷。

洪水退后,雨过天晴。这么多布疋被淹坏,实在可惜。有人提出,太平山上有一处大石坡,十分宽阔平坦,便将湿布搬到那里晒干。至今太平山上仍有晒布石,又叫仙人晒布遗迹。

石桥完工,众石匠和民工就要分别,相处三年,依依难舍。有人提议,将身上所系丝绦,互相交换,一来留个纪念,二来记住吕十船的恩情。众人同意,拍手叫好。

吕十船和李石匠的故事,从此在地方上传开。久而久之,人们把他们和神仙联系到了一起。一个姓李,一个姓吕,吕洞宾和铁拐李的故事,就成了他们二人的化身,二仙桥呢,也因此得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